首页 > 党建活动

研究|简析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更新时间: 2024-05-25 10:24:15 |   作者: 党建活动

  随着人口的一直增长和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张,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逐渐增加。地质灾害不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危害,而且会给国家造成许多经济上的损失。当前许多地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远远不足,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是需要解决。因此,地质灾害防治成为重点研究的课题。

  受安装条件、信号传输、监测条件等影响,许多地区的专业监测覆盖面严重不足,一定要通过群测群防作为重要关心手段,由于群测群防员都会存在专业化与信息化程度不高等状况,亟待加强对其专业技能的相关培训和技术装备的配备,提升群测群防的专业化和信息化水平。

  在气象预警与响应联动方面存在“叫快应慢”问题,基层政府可能同时收到上级政府、气象、应急管理、自然资源等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在多头应对各类预警信息时应接不暇,出现“响应”重复、混乱的情况,影响“响应”效率。此外,地质灾难气象风险预警体系亟待完善和提高,预警预报产品精度有待提升,监测数据清洗技术、深度挖掘、综合分析能力亟需加强。

  部分自然资源管理部门人员力量不足,地质灾害防治相关科室股室人少事多,尤其县级部门一个股室需负责地质灾害、生态修复、矿产资源管理等多个领域工作,难以全身心投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尤其难以专注于汛期强降雨期间地质灾害防御工作。

  多数地质灾害隐患点处于比较险要的位置,依靠监测人员的监测监控效率低、难度大,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变动情况掌握难以做到精确,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相关应急调查、隐患排查、隐患点销账、应急监测等有关技术标准还需进一步完善。

  引进和采纳外国先进的治理灾害技术,并结合我国地质灾害地区以及易发地区的真实的情况,拟订科学的治理举措。充分运用气象科学技术、物联网技术、信息化技术和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支撑技术开展灾害辨别方法、致灾体制、治理举措、监测方式、预警模型、预报手段、应急响应等全面研究,促使理论创新,推进技术进步,从而形成拥有我国特点的地质灾害防治理论系统,切实提高灾害防治的效率和水平。

  成立地灾防治专项督查组,加大巡排查力度,分别对有关部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督促检查,积极督促国土资源所和监测人员做好地灾隐患点的监测工作,完善系列台账。对排查中发现隐患点监测数据有变化的,书面告知政府并提供对应的技术指导。同时对重灾隐患点、人口密集区实行重点监控,及时划定灾害危险区、设立警示标志,编制隐患点防灾应急方案,明确监测责任人、预警信号及紧急状况下的避让路线等,积极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相关工作。

  加强专业化队伍的建设,保证人员作用的发挥,这对于地质灾害的防治有着积极的作用。从实践研究来看,地质灾害预防的准确性不仅要有先进的技术开展资料的获取,更要有专业的人员开展分析和总结。工作人员的灾害预判能力越强,防治措施的有效性也会越高,能够进一步提升地质灾害预防水平。

  预防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它能够减轻或避免灾害的发生。因此,要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制定规划及限制开发区的范围,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建筑物的施工一定要遵循地形和地质环境,避免建筑物的施工造成地质灾害。可利用物理实验和数值计算等手段对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制定与之相适配的保护措施。同时,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系统,有关人员密切配合,统一行动,保证预防工作的顺利实施。

  在灾害发生后,应快速采取安全、有效的措施,迅速恢复受损客体的功能、形态和ECO的原貌以恢复生态和社会和谐。如适时复绿、植树等,加快灾害区域的恢复过程,还能够最终靠人工修复,如修建水利工程、安装结构加固、修复道路保障设施等手段,将受损设施恢复至原有状态。

  地质灾害防治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采取多种措施进行防治。在实际应用中,应该要依据不一样的地质灾害,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通过加强地质环境监视测定,完善防治技术方法,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抗灾意识,及时进行灾后修复工作,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地质灾害对人类的安全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危害。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电话: 0451-82326998      地址: 哈尔滨市南岗区红旗大街198号      邮箱: zhongtaizhengxin@163.com

Copyright © 2019-2021,黑ICP备17008431号-4  黑ICP备17008431号-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
                开运下载安装游戏网站官网-入口    技术支持: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