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郧阳区顶压奋力前行,以“五个以”为总抓手,实现经济快速高质量恢复、社会平安稳定、干部团结奋进。上半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4亿元,同比增长7.5%;完成工业总产值147.67亿元,同比增长16.2%;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固定资产投资75.91亿元,同比增长7.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25亿元,同比增长5.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99亿元,同比增长20.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比重8.06%,税收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74.8%,全年财政自给率达到34%;全区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长额、增速、贷存比均位居全市第一。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6月30日晚,郧阳区柳陂镇龙韵村龙韵大舞台流光溢彩,分外热闹。第三届龙韵村“七一”文艺汇演暨颁奖晚会在此拉开帷幕,吸引了千余名群众现场观看。
“十星级员”“十星级文明农户”“最美创业人”等依次登台受表扬,成为村里最闪亮的明星。
“希望通过组织建设、先进评选等多种方式,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群众,共谋发展。”龙韵村党支部书记李小敏说。
龙韵村党支部格外的重视班子队伍建设,如今5名村干部加4名后备干部全部拥有大学学历,且都是柳陂镇本地人。支部委员年龄覆盖70后至00后各梯队,最小的2002年出生。
此外,龙韵村建立健全以“党员、警员、卫生监督员,片区长、组长、楼栋长”为主的“三员三长”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督查、安全生产检查、联防联治巡查等。
发展成果村民共享。如今,利用村集体经济支出和项目资金,龙韵村已为全村非流动人口家中安装了烟感报警装置和天然气泄漏报警装置。全村一键报警、免费无线网、智慧广播系统、共享充电桩等都已安装到位。
村党支部带领村民齐心打造“振兴剧场、体验渔场、生态农场、红色馆场、武当秀场”,完善壮大“农旅文商学艺”综合体。
“五场共建,六业共融,村企民共兴。这是我心中的和美易迁幸福村。”李小敏说。
今年以来,郧阳区坚持把能否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衡量村级班子是否坚强有力的重要内容,深化“一头(领头雁)两备(村级后备干部和预备党员)”工程,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全覆盖培训350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选树“担当作为好书记”30名,及时作出调整村书记16人,补齐村“两委”干部30人,培育储备村级后备干部631人,绘就“村级组织有号召力、集体经济有产业支撑、广大村民有稳定收益”的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直至“强筋壮骨”的现代化乡村新图景。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郧阳区动员选拔568名党性强、思路活、有办法、懂经营、善管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意识强的能人进入村级班子,推动344名村党支部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通过开展集中培训、培养帮带等措施,“头雁效应”日益显现。
目前,该区A级景区型村庄达到87个,占比25.6%,涌现出了柳陂镇龙韵村、茶店镇樱桃沟村、杨溪铺镇鲍沟村、城关镇翻山堰村等20多个乡村旅游“领头雁村”,其中樱桃沟村、龙韵村被文旅部授予“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称号,翻山堰村党支部书记朱强成功入选湖北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
同时,郧阳区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开展警示教育71批次,覆盖2615人,基层党组织书记讲纪律专题党课1000余场次;利用流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各类宣讲活动3000余场次,受教育群众5万余人次,经验在《半月谈》推介,“流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品牌不断擦亮;探索“事业编、企业用”引才机制,首批拿出17个事业编制为2所民办学校、3家骨干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
近日,在丹江口库区郧阳段,4架“巡河无人机”在工作人员的操控下,缓缓升空,沿着环库岸线开展巡库巡河飞行任务。
郧阳区水质安全保障指挥中心负责人赵天真介绍,郧阳区在汉江流域9个乡镇、16条河流、154平方公里的水域设置了16个无人机自动巡航机场,每台无人机巡航半径达10公里,每天上午和下午各进行一次巡航任务。
2024年,郧阳区政府工作报告将推进环丹江口库区数据汇聚治理,建设“天眼+地眼+人眼”一体化监测管控平台作为八件大事要事之一。持续推动能力作风建设走深走实,整合有关数据资源,实现“空、天、林、地、水”五道水质安全监管防线,通过“卫星看、监控盯、水上巡、岸上查”,全力构筑“天眼+地眼+人眼”的一体化水质监测管控平台,坚决守好核心水源地,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安全保障区。
郧阳区利用卫星遥感和无人机对监控盲区进行巡护,重点对汉江沿岸254个排水口、汉江水面面源污染、畜禽养殖、城市违建进行巡查,通过接入无人机的飞行数据对问题做多元化的分析和处置。
同时,针对库区面积大、风险点位多、管控岸线长的特点,郧阳区建立消落带智慧“地眼”系统和巡护队伍智慧“人眼”系统,实现物防、人防全覆盖。
赵天真介绍,郧阳区在沿消落区边缘设置了530个高清摄像头,配套语音警报和喊线米水位线小时实时监控。
同时,组建巡库巡河队伍,在涉水的96个行政村配备108名专业巡护队员,通过专业保水护水巡护系统,上传各类问题线索,再由郧阳区水质安全保障指挥中心将问题线索派发至相关承办单位和巡护人员,确保快速、及时、有效处理各类涉水问题。
今年2月,郧阳区构建“1336”水质智慧监测体系,其中包含1个中心、3个平台、3支队伍、6个监测子系统。在此基础上,创新提出“1336+N”的思路,拓展6大板块11个重点领域的监测系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系统功能,确保一库碧水永续北送。
赵天真表示,今年以来,共清理江面漂浮物100多处、劝导和制止违规垂钓30余人次、受理群众投诉和信访件12件,发现和推送涉水质安全重要预警信息5条,及时有效防范水质安全风险。
为确保一库碧水永续北送,郧阳区强化系统思维,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系统推进乡村建设“六件事”,探索创新小流域综合治理经验模式,加快形成畜禽粪污和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等模式,深化“国企+村企+民企+金融+电商”村集体经济运营模式,建设一批绿色低碳村庄。
目前,全区巡河巡库员200余名,志愿护水服务队近千人。摸排全区306条支沟,重点开展黄畈河、圩坪河等15条支沟治理。市场化运维625座农村污水处理设备,农村污水治理模式被列入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典型案例。生态质效持续向好,神定河稳定保持III类水质,2个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近日,十堰诺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光刻车间,两台大型光刻机8个探头快速、精准生产,平均2分钟就有一片功能片下线。这些功能片将用于商超导购机等大尺寸高端触摸屏。
该公司主要是做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中大尺寸电容式触摸屏、触摸写字黑板,目前已获得触摸屏生产的基本工艺技术、功能片检测等10项国家专利,预计2024年销售额2亿元。
今年以来,郧阳区持续发展“一主三优多支撑”产业体系,持续推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继续壮大新材料、生物科学技术、文旅康养等三个优势产业,培育发展循环经济、清洁能源、绿色矿业、纺织袜业等多支撑产业,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样板区目标筑牢产业支撑。
湖北华阳汽车变速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检测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特约记者 李尚菲 摄
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取得突破:神河汽车集团建设智慧工厂实现新能源商用车量产,大运完成产线改造生产新能源商用车……万润、华阳满负荷生产,佳恒拓展海外市场实现产值翻番。
湖北国大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半导体新材料制造基地已于4月28日在十堰高新区开工。该项目投资35亿元,主要建设半导体新材料相关这类的产品制造生产线,以及半导体新材料研究院、矿物材料检测中心、科研人员生活区等附属设施。项目竣工后,可年产高纯石英砂3万吨,预计年产值15亿元。
同时,郧阳区全力发展硅镁钙铝锂等新材料产业、循环经济和纺织业。绿筷子公司灵芝产品远销东南亚,订单总值达800万美元;升级袜业基地,棉伙棉伴成为华中最大智能织袜生产基地,带动全区袜业产值超过14亿元,同比增长14%。
项目建设提质增效。发挥地方国企优势,探索以资源为引力、以资本为纽带、以资产为基础的“三资联动”县域招商新路子,上半年新引进规模以上项目32个,总投资额248.21亿元;争取资金全口径52亿元,增速居全市第一。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新校区项目一期已完成场平、项目工程总承包(EPC)招标,预计2025年3月30日建成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鑫阳半导体研究院中试线项目已投产,生产的高纯石英已达5N8,正在进行光伏石英坩埚中内层砂验证;由聚鑫公司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合作,主要研制智能农业机器人的国科鸿鹄智能“农业机器人”项目,年可生产无人驾驶的农业机器人3000台、测土机器人3000台,达产后年产值30亿元,目前首批20台智能农业机器人已装配下线亿元的玄岳大道(郧阳段)项目,累计完成货币工程量9.05亿元,其中一标段控制性工程神定河大桥完成进度超90%,预计7月底完工;二标段基本工程填方完成80%,力争12月底前全线贯通。
镇域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是壮大县域经济总量、提升县域竞争力的关键环节。郧阳区坚持“一镇一品”“一村一品”,青山镇(茶)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国家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十堰分中心落户青山镇,大柳乡建成国家农作物区域试验站、省级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农业科学技术“五五”工程试验示范基地,安阳镇入选全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谭家湾食用菌小镇入选全省特色镇,杨溪铺镇入选湖北美丽城镇省级示范乡镇,并成功创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茶店镇位列镇域经济全国500强第266位,比2023年前进20个位次。
今年上半年,郧阳区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62.1%,占工业投资61.4%,全市排名均为第一,棉伙棉伴、绿筷子食品等15家企业获评省级第四批创新型中小企业,环创、神河等17家企业获评省级第六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华阳、大运、伟士通等6家企业获评2023年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截至目前,全区有省级“绿色工厂”4家、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上市企业4家。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郧阳区茶店镇大岭山村的神河汽车有限公司总装车间,工人们正加紧生产新能源自卸车,现场呈现一派繁忙景象。目前,该公司已完成微卡、轻卡、中重卡生产线改造,通过智能信息化赋能,大幅度的提升生产效率。
今年以来,郧阳区围绕落实“五个以”实践体系框架、“五个一”发展调控机制,实行“一项试点工作、一名区领导领衔、一个专班推进、一个规划引领、一个机制调度”,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进展。
以“三区”人口进城为切入点,创新推进“双集中”。以地灾影响区、生态敏感区和易迁安置区群众进城安置为切入点,实行“政府奖补+国企引领+房企让利”,推进人口向县城集中。截至7月15日,“三区”群众购房905户,拉动全区商品房销售1981套2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20%,去化周期降至6.59个月;商住土地出让328.1亩,比上年增长13倍。
探索龙泉小流域综合治理经验,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细化推进32个重点流域治理项目,“猪—沼—菜”循环农业、“粮—草—菌”秸秆资源化利用、“房—田—河”生活垃圾污水逐级净化、“国企+”利益联结等做法获得农业农村部领导充分肯定,全国乡村生态振兴现场会拟于本月下旬在郧阳区召开。
统筹信息化和供应链体系建设,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利用十堰北闲置房屋建设城市运营中心、规划与项目投资和国有“三资”服务中心、供应链信息中心。与省供应链物流公共信息服务企业合作,全市首家供应链物流平台——郧阳数字化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于4月19日上线运营,以香菇、袜业等大宗商品为重点,已完成交易额8000余万元,综合物流成本降低近300万元;与省“链链通”平台共建郧阳供应链金融服务“郧链通”平台。382家企业已上链,其中规上企业112家。
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省委党校春季研修班100余名学员赴杨溪铺镇青龙泉社区考察,中央党校组织阿尔及利亚、蒙古国、刚果(金)等国外党政代表团到柳陂镇龙韵村考察“五共”社区治理工作。
发挥国企核心作用,加强大财政体系建设。清理盘点“三资”1608.9亿元,其中有效资产类1258.09亿元,资产负债率30%;上半年国企引进15个项目,带动社会投资65亿元,已开工7个;国企已控股2家上市公司,正在与广东辽宁2家上市企业洽谈,力争今年再新增2家。(记者 段吉雄 特约记者 李尚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