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一定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2年以来,面对严峻的地质灾害防治形势,甘肃省自然资源厅始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自然资源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攻坚克难,踔厉奋发,不断的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甘肃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丁巨胜(左四)在天水市秦州区调研生态及地灾避险搬迁工作。 邵千 摄
干群齐心,众志成城。在汛期全省多地频繁出现强降雨的情况下,甘肃成功避让地质灾害13起,紧急转移人口1800人,避免经济损失2.34亿元,实现“零伤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甘肃省委、省政府十分关心地灾防治工作,省委书记胡昌升刚到甘肃不久,就到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抢险救援纪念馆和舟曲县立节北山滑坡治理工程建设现场实地调研地灾防治工作。他指出,甘肃地质灾害隐蔽性、突发性和破坏性强,防范难度大。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科学规划治理方案,充分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加强地灾综合治理,强化灾害监测预警,提升早发现、早处置的能力,扎实做好生态及地灾避险搬迁,为一方百姓筑牢安全屏障。
省委副书记、省长任振鹤多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并在研究生态及地灾避险搬迁工作时强调,甘肃省是全国生态最脆弱的地区之一,也是全国地灾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将生态及地灾避险搬迁这项德政工程、民生工程、生态工程、发展工程牢牢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要把“怎么搬”的路径理清楚、设计好,把当前和长远统筹起来,精准摸排搬迁对象,一张蓝图绘到底、一锤接着一锤敲,持之以恒办好办实生态及地灾避险搬迁这件为民实事,按照5年目标,及时下达项目资金,快速推进搬迁安置工作进度,更大力度打好生态及地灾搬迁攻坚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2年,甘肃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从树牢责任意识、完善责任体系、细致排查隐患、迅速预警预报、加大监测力度、强化应急演练、严格值班值守、科学处置险情八个方面推动防灾减灾工作走深走实,为全面做好地灾防治工作打好基础、做好保障。厅党组多次召开地灾防御应对视频调度会议,要求各级自然资源部门加大隐患排查,强化监测预警,注重避险转移,加强应急值守,科学有效处置灾情、险情。
甘肃省自然资源厅地灾防治指导中心专业方面技术人员测量滑坡体裂缝宽度。王锋 摄
2022年春节刚过,甘肃就做足了地灾防治的准备,及时印发了《关于做好冻融期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通知》,编制了《甘肃省2022年度地质灾害趋势预测》《甘肃省2022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等。甘肃厅配套制定了隐患点认定与核销、值班值守、技术队伍驻守等8个制度,加强完善地灾防治制度体系,有序开展地灾防御各项工作。
甘肃全方面实行地灾防治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逐渐完备乡村干部、群众与专业方面技术人员相结合的群测群防网络,确保全省每一处地灾隐患点都有专人紧盯。针对地灾点多面广和分散的特点,甘肃把“主动避让、提前避让、预防避让”作为汛期人员转移避险的刚性要求,加强省、市、县三级自然资源、气象、应急等部门沟通,建立地灾气象风险预警联动机制。监测人员重视全省3701处专群结合监测预警点和16处重大地灾隐患点监测数据,严格按照响应制度加强预警和应急工作。在主汛期,全省自然资源部门统筹调度驻守专业队伍和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中心在甘技术力量,开展隐患排查。2022年,全省共派出技术组3495组10725人次,排查地灾隐患点20378处,处置地灾险情312起。
2022年8月13日8时45分,张掖市高台县罗城镇天城村北侧的天城北沟及周边呈扇形分布的沟道突发泥石流灾害,造成高台县罗城镇天城村大部分居民房屋受灾。由于提前预警处置得当,受威胁的405户1165人全部成功转移避险,此次灾害未造成人员伤亡。
高台县的成功避险案例,是甘肃坚持防减并重,织密地灾防治网的生动体现。进入汛期前,高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已印发了县地灾防治方案和突发地灾应急预案,由高台县自然资源局指导各镇村对辖区开展拉网式的汛前大排查,针对查出的25处地灾隐患点专项应急预案。8月11日~8月12日,张掖市地灾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向各区县转发气象预警信息和甘肃厅下发的地灾气象风险预警(黄色预警),要求加密监测和巡查,全力防范因强降雨引发的城乡积涝、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高台县人民政府立即召开防汛减灾分析研判会,对强降雨会造成的灾害提出针对性措施,作出防灾救灾具体安排,各基层所、矿产资源管理股、监测保护股分别将气象预警信息通知到地灾隐患点威胁村社、矿山企业及建设项目实施单位,全力以赴做好巡查防范。
8月13日接到预警信号后,地灾群测群防员,乡镇政府和基层所负责人,当地技术支撑单位人员,高台局人员“五重协调联动”,紧急开展巡查,划定危险区域,发出紧急撤离避险指令。当日5时15分开始撤离,7时05分,泥石流威胁范围内居民全部成功转移至安置场地,未造成人员伤亡。
地灾监测预警设备也在全省地灾防治中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2022年8月28日21时36分,受持续降雨影响,平凉市灵台县中台镇水泉村尹家沟岭社发生山体滑坡,损毁部分乡道及企业厂房3栋15间共1200平方米。由于滑坡体上安装的普适型监测设备精准预警,群测群防员反应迅速,58名群众提前撤离,未造成人员伤亡。
“太险了,多亏了镇村干部还有自然资源局的同志们,及时带我们安全撤离了!”当晚被转移至安置点的水泉村村民激动地说。
据了解,8月28日20时49分,灵台县中台镇水泉村尹家沟岭社山体上安装的智触位移桩发出预警:“前1小时裂缝变形量达到15.3毫米,触发蓝色预警。”
20时59分,智触位移桩再次发出预警:“前1小时裂缝变形量达到26.2毫米,触发黄色预警。”收到预警信息,平凉市自然资源局技术支撑单位技术人员对变形曲线做多元化的分析研判,得出坡体有几率发生滑动的判断后,立即通知灵台县自然资源局、中台镇政府及相关单位,第一时间组织工作人员赶赴现场,核查监测预警设备报警信息。
21时09分,坡体上智触位移桩再次发出预警。经工作人员现场核查,该坡体局部已出现变形,随时有可能滑动。灵台局和中台镇政府立即向县委、县政府报告,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在智触位移桩第四次发出预警信息后的7分钟后,坡体大规模滑动变形,滑坡地灾发生。从第一次监测预警设备发出预警信息到灾害发生、组织受威胁群众成功撤离避险,仅用了47分钟。“科技防灾,为群众构筑安全防线、全面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决定作用。”灵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2022年5月12日,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甘肃厅联合定西市自然资源局、渭源县政府主办的2022年省、市、县地灾避险演练在渭源县新寨镇街道展开。
此次演练特意模拟了特大型地灾突发情境:渭源县已进入汛期,受强降雨影响,新寨镇街道出现1处滑坡、4处不稳定斜坡险情,威胁人口约2000人,威胁资产约1.2亿元。
在演练现场,随着现场指挥长指令的发出,各应急处置小组按照各自职责,迅速开展工作。救援队伍兵分两路,一路携带通信设施、消防设施、监测预警仪器等前往镇各险情点,迅速恢复通信并排查处理险情;另一路则留在指挥现场,挨家挨户敲门,确定受灾群众全部安全转移。在抢险救援组和镇政府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险区群众有序撤离,医疗救助组则为受伤群众处理伤口。十分钟,千余名“险区”群众安全转移。
演练应用了新技术,展示了新装备,各环节衔接紧密,险情报告有条不紊,应急反应快速到位,人员撤离井然有序,救灾安置及时合理,达到了演练活动预期效果。演练检验了各级各部门的协调组织能力和专业方面技术队伍的业务水平,也增强了当地群众防灾减灾意识。
据统计,2022年来,甘肃共发放地灾防治宣传册10余万册,举行集中宣讲和培训活动2382次,全省共举办地灾防治工作培训1697次,参训人员10万余人,邀请专家实地排查处置3824次,先后在渭源、舟曲、会宁举办了3次省市(州)县三级地灾避险演练,全省各级自然资源部门开展避险演练1375次,参加演练人数达6.7万余人,发布地灾气象风险预警产品3249期……一系列防灾宣传工作,有力促进了地灾防治从认知不足到众所周知,有效增强了全省干部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2022年12月23日,随着舟曲县年度第十批413户1765名避险搬迁群众乘坐“感恩号”专列抵达兰州新区,顺利入住西岔园区新康村,省政府“三年任务两年完成”预期目标和为民办实事搬迁安置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近年来,甘肃省委、省政府把实施生态及地灾避险搬迁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重要民生工程,将涉及甘南、陇南、临夏、平凉、天水、金昌、庆阳、定西、白银等市州部分受地灾威胁严重的4400户居民避险搬迁纳入全省十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并把生态及地灾避险搬迁工作作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长远之计,强化工作责任,汇聚攻坚合力,全力推进工作,超额完成任务。
舟曲县果耶镇村民李四十九(左一)搬到兰州新区新康村和家人在房前合影。厍运涛 摄
舟曲县是全国罕见的滑坡、泥石流、地震三大地灾高发区和水土流失严重区,全县滑坡体平面面积达30.08平方千米,泥石流流域面积约占舟曲县面积的55.1%。甘肃省委、省政府积极探索搬迁安置模式,最终确定将受威胁严重的群众搬迁至兰州新区,一大批舟曲群众千里奔赴,开始了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在实施生态及地灾避险搬迁工作中,甘肃省成立了工作专班,出台了实施方案,并组织各地乡镇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宣传动员,开展摸底调查。甘肃厅充分的发挥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会同各级各方全力协作,统筹安排资金,对照任务清单,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快地灾危险区内群众避险搬迁。按照“成熟一批、搬迁一批”的要求,甘肃紧盯时间节点,确保重大隐患点的群众在“七下八上”主汛期前完成了搬迁。
为了减少地灾避险搬迁群众的后顾之忧,甘肃省在中央财政每户支持7万元的基础上,统筹省级财政和各方资源,明确了“10+‘5’+N”的搬迁补助标准,采取分批预拨、年终清算的方式下拨补助资金。舟曲避险搬迁群众抵达兰州新区移民安置点后,兰州新区舟曲综合服务中心将根据3年过渡期帮扶管理计划,做好搬迁群众后续管理服务和教育养老医疗就业等政策落实工作,并定期做好避险搬迁群众的心理疏导和公共设施维护、基础设施建设等服务保障工作,加大对搬迁群众后续产业培育和就业创业扶持力度,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就业、生活好、能融入”。
此外,兰州新区专门制定调整耕地分配方案,做好随迁子女就近入托入学、适龄劳动力稳定就业、户籍医保社保转移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搬迁群众原承包地承包经营权不变,舟曲搬迁到兰州新区的群众,还可享受人均2亩水浇地的“福利”。
舟曲县曲告纳镇村民孔给地(后二)和妻子本天也草(前)在兰州新区现代他园区食用菌温室务工。厍运涛 摄
除了避险搬迁,及时有效的工程治理也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住在舟曲立节北山滑坡附近的居民李阳生深有感触:“以前在这里真是住得提心吊胆,每逢下雨就心里紧张,生怕会发生山体滑坡。”
甘肃厅地质勘查管理处有关负责的人介绍,立节北山滑坡长期处在蠕动状态,直接威胁白龙江和坡脚立节镇152户751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自然资源部十分关心舟曲立节北山治理工程,从资金、政策、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派出专家多次现场踏勘,最终立项治理。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2022年6月开工建设,由甘肃省地矿局三勘院及地质环境监测院等单位承担。2022年12月,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完工。
舟曲县立节北山特大型地灾防治项目的实施使当地焕然一新,治理后,滑坡隐患全面消除,住在附近的100多户居民也终于放下心来。
胡昌升在兰州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上走前列当标兵 在现代化建设中打头阵作贡献
欧阳坚参加庆阳代表团审议时说 辩证处理关系增强信心和预期 抓关键落得实加快高水平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