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在浙江安吉召开的首届自然资源与生态文明论坛上发布。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或区域生态安全屏障关键节点,涵盖湖泊、湿地、河口、江心岛、沙漠、矿山、退化土地等多种类型,以及自然保护区、流域、海岸带与海岛等多类区域。这些案例充分总结了地方工作实践亮点,梳理凝练了山水工程、矿山生态修复、海洋生态修复等领域探索形成的典型技术模式和科学举措,在统筹管理、体制机制、资金筹措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具有示范借鉴意义。我们特推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栏目,介绍其实施生态修复的做法和成效。
赣县区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中部、赣江上游区。由于特殊的自然条件及历史原因,赣县区是一个水土流失和崩岗侵蚀大县,2020年全区水土流失面积697.38平方干米,占国土面积的23.3%,崩岗4138个(处),崩岗面积18.1平方干米,是全市乃至全省崩岗密度最大、数量最多、类型最全、流失最严重的区域,被称为“红色沙漠”。赣县区人民与崩岗侵蚀作斗争的步伐一刻也没有停止。早在20世纪50年代,赣县区就获得由国务院颁发、周恩来总理批示的“叫崩岗长青树,让沙洲变良田”锦旗。2017年,“江西赣州市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以下简称“赣州山水工程”)入选国家“十三五”首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赣州是赣江和东江水源的命脉,其水源涵养和水质净化功能对江西省和珠三角区域都具备极其重大意义,同时还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之一。赣县区崩岗生态修复项目属于赣州山水工程的子项目。赣县区依托“赣州山水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以奖代补试点”项目,积极开展崩岗生态修复项目建设,通过“一路五区”和“三型四结合”治理模式,昔日的“烂山地貌、生态溃疡”成功蜕变为“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实现了“人养山、山养人,山青民富”的良性循环,崩岗区已变成集崩岗治理、科普宣传、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南方崩岗治理示范样板。项目成果生动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对南方红壤丘陵崩岗治理具有较强的示范推广意义。
(一)赣州山水工程概况江西省赣州市位于我国“三区四带”中南方丘陵山地生态屏障的关键区域,是东江、赣江之源,具有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要生态功能,总面积约3.9万平方千米。针对流域内过度砍伐、种植、采矿等活动导致的水土流失(红色沙漠)、崩岗水土流失等主要生态问题,以境内东江、章江、贡江、桃江四大流域为整体,按流域将生态保护修复空间划分为“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大片区,根据各片区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特点,科学布局实施流域水环境保护与整治、矿山环境修复、水土流失治理、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地整治与土壤改良等五大生态建设和系统治理工程,统筹推进62个子项目建设,项目总投资198.93亿元(含中央资金20亿元)。赣县区崩岗生态修复项目属于赣州山水工程的子项目之一,项目总投资10500万元,其中中央奖补资金5611.04万元,地方财政资金4888.96万元,项目实施面积380公顷。项目按照“一路五区”的总体布局开展崩岗治理,其中,“一路”是指一条既串联赣县区崩岗治理历史脉络,又沿线展示崩岗治理过程的主轴道路;“五区”包括生态修复保护区、农事开发活动区、人居环境维护区、文化传承区和乡愁体验区。项目于2017年10月开始,2019年4月结束,目前已经取得良好成效。项目共治理崩岗865座,种植脐橙、杨梅等果园2500亩。
(二)生态地位赣州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江西母亲河赣江和香港饮用水源东江的源头,生态地位重要,生态保护责任重大。赣县区崩岗项目的实施,一是有利于控制严重的水土流失,烂山地貌造成的地质灾害隐患得以消除。二是将侵蚀劣地变成可利用地,种上脐橙、杨梅、油茶等经果林,变成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三是脆弱的生态环境得到一定的改善,通过植树造林和边坡种草,项目区植被覆盖率大幅度的提高,达到85%以上,植物品种由原来的以马尾松纯林为主,增加到20余种,复绿效果非常明显,通过置换客土、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等措施,土地理化性质大为改变,为植物生长创造了基本条件。
(三)主要生态问题崩岗侵蚀破坏土地资源,导致土地不能利用,主要生态问题为:一是破坏土地资源,威胁国土安全。崩岗侵蚀破坏土地资源,导致土地不能利用。崩岗侵蚀区年均土壤侵蚀模数达每平方千米每年4.91万吨(t/km2·a),远超剧烈侵蚀强度标准。二是毁坏基本农田,危及粮食安全。一部分崩岗直接侵蚀坡耕地,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同时崩岗侵蚀产生的大量泥沙对下游的基本农田造成毁灭性灾难。三是破坏生态环境,威胁生态安全。崩岗侵蚀往往形成崩壁陡峭的“烂山地貌”,使整个侵蚀区域土地生产力遭到彻底破坏,变成丧失地力的不毛之地,有些甚至基岩,成了种草草不生、种树树不长,难以利用的“白沙岗”,生态环境极度恶化。四是加剧自然灾害,威胁公共安全。崩岗侵蚀区由于植被遭到破坏,土壤涵养水源的能力显而易见地下降,造成下游水源补给的缺乏和水资源的可利用率降低。
赣县区在崩岗生态修复项目治理过程中,积极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发展理念,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发展道路,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相协同,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实现了“人养山、山养人、山青民富”的良性循环,形成了“以园养园”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即高水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契度结合。一是坚持高水准设计。聘请省内权威机构——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进行详细勘测设计,并同华中农业大学、南昌工程学院、赣南师范大学等高等科研院校开展技术合作。采取多种治理模式,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草则草、宜工程则工程。二是坚持高质量建设。将崩岗传统治理技术与新技术推广运用有机结合起来,在坚持传统的“上截、下堵、中间削、内外绿化”治理技术基础上,积极引进椰丝草毯植草技术,确保修复效果的持续稳定。三是坚持高契度结合。将崩岗治理与农林开发、乡村旅游、乡村振兴相结合,引进市场主体和种植大户,对崩岗进行开发性治理,在生态修复的基础上,种植脐橙等经济林果,同时,以公司+农户等形式,吸纳农户参与崩岗治理和脐橙种植,政府根据治理达到的标准和成效给予奖补支持,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按照布局综合化、措施多元化、植被色彩化的原则,进行综合治理、系统修复。一是山上与山下同治。山上采用“上截、下堵、中间削,内外绿化”的治理模式,稳定崩岗、防止崩塌、恢复植被。边坡采用椰丝草毯植草技术,铺贴草毯护坡近60万平方米,实现边坡快速复绿、稳定保土。同时,在治理区内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二是治山与理水同步。坚持山上整治崩岗建设高标准生态果园,山坡开挖坎下沟、布设排水沟、理顺水系,山下修筑拦沙坝、整修山塘,建设生态湿地,净化水质,建立“整治、蓄排、洁净”三位一体的立体开发治理模式。三是工程与植物同时。开发式治理采取水平梯田整地,配套截排拦挡工程及坡面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对整治成的梯田田坎、田埂及时植草护坡,防治水土流失;田面栽植脐橙、杨梅、油茶等经果林,同时套种大豆、油菜等田间作物,提高植被覆盖度和经济收入。
针对不一样的区域、不一样的崩岗水土流失问题,按照宜草则草、宜果则果、宜游则游的治理原则,因地制宜采用“生态修复型、生态开发型、生态旅游型”三种方式推进崩岗治理,累计治理崩岗865座,治理面积350.5公顷,实现“叫崩岗长青树、让沙丘变绿洲”。生态修复型即对交通不便、远离居民点的崩岗,采取“上拦下堵、中间削土、坡面绿化”等方式全方位蓄水保土,外沿挖避水沟,塌面削坡、建挡土墙,沟口修筑谷坊,沟外冲积扇修成平地种树植草,加快崩岗自然恢复进程。生态开发型即对交通便利、靠近居民点的崩岗,采取“山顶戴帽、山腰种果、山脚穿靴”的治理模式,坡面铺设椰丝草毯,撒播草籽种植树苗固土复绿;平面种植杨梅、脐橙、油茶等经果林,生态产品得到更好实现,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升级版”。生态旅游型即对城镇周边、靠近旅游景点的崩岗,把崩岗、水系、农田、村庄、道路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统一规划设计、综合治理,建设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园,原来的“伤疤”变成了如今的休闲旅游后花园。
(四)实现“四个”结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崩岗治理与农林开发、生态旅游、科普教育相结合,拓宽生态惠民新路径。一是与农林开发相结合。充分发掘土地生产潜力,建设了现代农业基地,既治理了水土流失,又发展了小流域经济。通过崩岗治理,5000多亩侵蚀劣地变成了可利用地,同时种植脐橙1000亩、杨梅1500亩,每年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可达3600万元。二是与休闲旅游相结合。依托白鹭古村、田村宝华寺、南塘麂山、三溪寨九坳等旅游资源,将昔日崩岗群建设成为农事体验、休闲观光基地的网红打卡地。三是与科普宣传相结合。在崩岗治理区建成科普馆,通过开展科普实训活动,介绍崩岗形成原因与危害,展示崩岗治理历史与成效,推动崩岗治理精神得到进一步传承。四是与落实长效机制相结合。明确后期管护经营主体,通过山主自主经营、公开竞拍大户承包、公司+农户等形式,落实土地经营权,确保工程建得起、管得住、长受益,实现了“人养山、山养人”的良性循环。
通过开展崩岗综合治理,项目区崩岗侵蚀得到一定效果治理,植被得到迅速恢复和改良,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通过开展金钩形水土保持崩岗治理,865处崩岗侵蚀得到一定效果治理,同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每年可保水2320万立方米,每年可保土16.33万吨。项目区内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植被得到迅速恢复和改良,植被覆盖度大幅度的提升,水土流失面貌大为改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在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从始至终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正确地处理区域内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积极将崩岗治理与农林开发相结合,特别是采取开发式治理模式,充分挖掘土地生产潜力,建设现代农业基地,通过治理,5000多亩侵蚀劣地变成了可利用地。将崩岗整治成标准水平梯田,种植脐橙、杨梅等经济果林,脐橙园、杨梅园的面积分别达1500亩、500亩,每年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可达3600万元,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在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从始至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人民群众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视为绿色发展成果的享用者,积极将崩岗治理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相结合,充分注重群众利益关切,引导和激励当地及周边500多户农户参与工程建设、管护经营。同时,项目的实施有效消除了项目区地质灾害隐患,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减轻了水土流失的破坏,使水土资源得到永续利用,提高了项目区土地产出率、商品率和劳动生产率,特别是采用租赁、承包、拍卖、股份合作制等多种治理开发形式,有效调动群众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
项目实施中,通过引导和激励当地及周边农户参与工程建设、投工投劳,让项目建设成为乡村产业振兴基地。目前金钩形示范园已有治理大户、农场主4户,承包崩岗果业开发1200余亩,农户与当地农庄等签订长期果园务工合同,参与果园施肥打药等生产劳动,平均每天可获劳务报酬100元,每月直接创收2000多元,实现了在家门口稳定就业。
金钩形项目区水土保持崩岗治理项目采取了多种治理模式,为赣州市、江西省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成为江西省崩岗治理示范典型。占地约6000亩的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已成为赣县区“两山”理念实践基地,先后被命名为赣县区人大农委助推乡村振兴联系点、赣州市科普教育基地、赣州市第一批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2020年12月央视《新闻联播》播发了园区践行“两山”理念打造美丽中国的经验,2021年7月中央环保督察组点赞崩岗治理“赣南模式”,2022年12月被水利部认定为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